欢迎访问信访局网站
  1. 本站支持IPV6
  2. 繁体
当前位置:首页 / 工作动态

破跨境物流困局,江苏开辟“新航道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10:47   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特大

  9月11日,苏州港迎来历史性启航时刻——江苏省首条海空联运国际邮路正式开通运营。这不仅是江苏打通“海空双枢纽”物流通道的里程碑式跨越,更是长三角构建全球供应链枢纽的战略性落子。它以“时效与成本”的双重突破为外贸企业注入强心剂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铺设了一条连接全球的“黄金航道”,标志着江苏跨境物流进入“高效协同、创新驱动”的新纪元。

  高效履约破困局,跨境物流按下“加速键”。时间是跨境贸易的生命线,而海空联运国际邮路的核心优势正在于“效率革命”。在传统单一运输模式中,海运虽成本低廉但耗时长,空运虽快捷却成本高昂。此次苏州启动的海空联运模式,通过“海运+空运”无缝衔接,将货物从苏州集散中心出发,经上海港海运至海外枢纽港后转空运至目的地,整体时效较纯海运缩短50%以上,成本较纯空运降低30%左右。这套“取海运之廉、补空运之速”的组合拳,不仅破解了跨境物流的困局,更让“江苏制造”打通了通往全球市场的“出海快车道”。

  创新驱动谋转型,服务模式构建“新格局”。海空联运的价值,远不止于运输方式的简单叠加,更在于跨境物流服务体系的系统性重塑。从全程数字化依托区块链实现“一单到底”可追溯,到服务一体化整合报关、仓储等全链条,企业实现“一次委托、全程无忧”;再到产品定制化推出双向组合产品,满足跨境电商、生鲜等多元需求。此次试点构建了“三化融合”服务体系,这种“物流+信息流+资金流”的深度融合,标志着江苏跨境物流正式从“单一运输服务商”向“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”转型升级。

  联动协作聚合力,区域协同激活“新生态”。作为长三角重要物流枢纽,邮路以“点”的突破带动“面”的协同。在对内,串联苏州工业园区等平台,与沪苏锡港口机场形成多式联运网络,优化“制造-物流-贸易”分工;而对外,对接“一带一路”物流枢纽,实现东南亚原材料入苏加工、制成品辐射欧美,助力江苏从“世界工厂”向“全球供应链枢纽”跃升。这种内外联动的协同效应,正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物流动能。

  绿色发展筑底色,低碳物流绘就“新图景”。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海空联运更彰显出绿色发展的时代担当。相较于传统“公路转空运”模式,海空联运通过减少中长途公路运输环节,碳排放降低约40%;同时,通过智能航线设计与舱位共享机制,空海运力利用率提升15%以上,单位货物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苏州同步试点“绿色包装+新能源接驳”配套措施,推广可循环快递箱和电动集卡车队,实现“最后一公里”零排放。这种全链条“绿色物流”实践,不仅为跨境贸易贴上鲜明的“低碳标签”,更让江苏在“发展速度”与“生态底色”之间找到了动态平衡的最优解。

  以物流之“通”促产业之“兴”,以枢纽之“聚”谋开放之“势”。江苏海空联运国际邮路的开通,既是应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主动破局之举,更是服务国家“双循环”战略的创新实践。随着这条“陆海空铁”多式联运通道的持续扩容,“江苏制造”将沿着新航道加速拥抱全球市场,“江苏智慧”将为世界跨境物流贡献更具韧性的中国方案。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壮阔航程上,这条“新航道”必将续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华章。(窦梅)

编辑:办公室

智能问答

智能问答

无锡普法

无锡普法

返回顶部

返回顶部